日韩有码在线播放-国产98色在线|日韩-免费手机av-欧美日韩中文|www.swbgy.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會員登錄
新聞動態
項目動態
行業資訊
誠存動態
基金
(86)20-81306797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資訊 > 正文
約印醫療基金CEO鄭玉芬:醫療領域創投的新機遇
作者: 誠存投資  時間:2016-12-26  瀏覽:3269次  

文 |  獵云網(ilieyun)鐘鐘


人物簡介:鄭玉芬,擁有10年之久的企業管理和投資經驗,累計交易額近10億元人民幣,2007年,鄭玉芬開始在中國從事醫療行業風險投資,專注于醫療健康領域。


“2016年度CEO峰會暨獵云網創投頒獎盛典”今日于北京四季酒店隆重召開,在本次峰會的下午場中,約印醫療基金CEO鄭玉芬就“醫療領域創投的新機遇”發表了演講。


獵云就鄭玉芬演講內容作了以下核心內容的提取:


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通過10余年的增長,管理資本量已達6萬多億人民幣,活躍機構超萬家。


文 |  獵云網(ilieyun)鐘鐘


人物簡介:鄭玉芬,擁有10年之久的企業管理和投資經驗,累計交易額近10億元人民幣,2007年,鄭玉芬開始在中國從事醫療行業風險投資,專注于醫療健康領域。


“2016年度CEO峰會暨獵云網創投頒獎盛典”今日于北京四季酒店隆重召開,在本次峰會的下午場中,約印醫療基金CEO鄭玉芬就“醫療領域創投的新機遇”發表了演講。


獵云就鄭玉芬演講內容作了以下核心內容的提取:


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通過10余年的增長,管理資本量已達6萬多億人民幣,活躍機構超萬家。

2.醫療健康行業有三大特點:市場空間大、高成長性、抗周期性。


3.醫療健康行業的創業土壤:醫療矛盾凸顯+生命科學進步+互聯網技術發展。


4.醫療健康行業一些技術創新相關的投資機會:有:免疫療法、液體活檢、基因治療等;模式創新,如:遠程醫療、慢病管理、醫藥電商等;醫療服務,如:專科連鎖、醫生集團等。


5.醫療健康的技術創新,比如:


  • 轉向靶向小分子藥物:如RTK、VEGFR、ERK、CDK4/6等

  • 基因治療:如DNAi、RNAi、基因編輯等

  • 靶向抗體藥物:如抗體藥物、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藥物耦聯物等

  • 液體活檢:CTC、ctDNA等

  • 腫瘤免疫療法:CTLA-4、PD-1/PDL-1、細胞免疫療法、細胞免疫療法——CAR-T等


6.醫療服務已到達一個爆發點,創客可選擇去布局。

 

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叫鄭玉芬,人稱索菲亞。


因為我在投資圈里今年第十年,之前挺孤單寂寞的,在2010年之前問基金投什么,基本都說投TMT,我們一講說投醫療,人家說慢醫療怎么賺塊錢。


08、09年整個市場跌得稀里嘩啦的,二級市場醫療板塊是一枝獨秀,08、09年雖然金融危機是別人生病了,我們吃藥,但是整個醫療板塊二級市場的表現非常地好,年化能做到百分之三十幾。


10年之后就不寂寞了,十年過去了,整個醫療投資的團隊現在蠻好的,壯大了不少,在今年就經濟下滑情況下,我們醫療還是迎來了小春天,雖然價格比以前貴了,但我覺得還是有一些不錯的創業企業出現了。


我原來看過兩年多的TMT,對“醫療+互聯網”很有感情。人生幾十年,還是要搏一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年6月17號約印醫療基金誕生了,今年6月17號一期基金1.5億完成全部投資,目前還不錯,也比較幸運。去年6月份剛好二級市場大跌,我們基本三折五折在市場上打標的。投了4家公司,其中3家完成了下一輪的融資,也歡迎在座和醫療行業相關的和我們聊聊。


演講題目很大,我就隨便跟大家聊聊可能更好一點。

說到醫療的投資市場,從我06年入行,整個市場幾百家基金,整體規模不到幾百億,章老師更有發言權,那時候基金數量不多,更加規模也不大,我所在的德豐潔6.5億已經算最大的了,到現在,十年時間里人民幣投資增長了50倍,整個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6萬多億,挺可怕的一個數據。之前在清科大家都做數據,中國已經是第二大私募市場,縱觀整個世界格局,美國之所以能夠引領整個世界科技創新就是它100年打造的這套VC、PE體系,所以才會有今天的硅谷,才會有各個領域里的非常大規模的進展。


醫療這個比較慢的行業,如何在新的時點上快速成長和發展呢?我從2009年1月份正式回歸到醫療產業,其它行業都不怎么看了。


因為我本身是學生物工程的,在藥廠工作過四年。醫療板塊跟我性格很匹配,每個投資人都有他自己適合的投資風格,跟你的性格相匹配是你最舒服的狀態。我膽子很小,原來投TMT這個企業,上上下下的,我的小心臟真的受不了。


醫療就比較適合我,一個是中國在96-06年這20年間,前10位死亡原因當中,原來是以感染為主,現在基本是以慢性病為主,這個變化決定了醫療投資方向和細分領域要相應的做好調整。很多抽煙的人覺得霧霾沒什么,因為呼吸系統已經適應了。污染的問題是我們做醫療的人很痛心的,投腫瘤藥就要跑醫院,我就發現最近的呼吸道腫瘤和消化道腫瘤非常高發,消化道腫瘤高發很大程度上源于水污染,很多不良的企業,會排放大量的工業品,包括重金屬,地下水的排放。我之前做過訪談,當時水利部的人表示北京水的質量還是蠻好的,所以大家還是不用擔心的。


未來的市場空間因為中國污染的問題導致了醫療市場必然是一塊很大的蛋糕。中國式醫療行業每年做到二三十增長是沒有問題的。


醫療市場還有抗周期性。我也投了很多剛需醫療需求的企業,你想啊,經濟不景氣,癌癥患者就不治病了嗎?很剛性的需求才是醫療本身的特性。


這些矛盾的凸顯對我們“互聯網+”創業者提供了一個機會,如何解決效率的問題,解決醫療矛盾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生命科學的進步。基因工程的發展,包括蛋白質學的發展,都會為醫療行業提供很好的工具和技術手段。包括互聯網技術,讓醫療行為變得更加高效。

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機會有三個創新:


1.技術創新。我們今年投資了一個團隊,做細胞療法;液體活檢,我們還在做盡調的有三家公司,其中我們肯定會落一家的;基因治療,母親懷孕的時候就可以做小孩子4000多種遺傳性單基因疾病篩查的,真的是技術日新月異,讓我們的整個健康管理和疾病的管控得到了很好的安排。


2.模式創新。我曾經投資了遠程醫療比較大的一家公司,慢病管理我是比較慎重看的,因為不夠剛性,我覺得夠剛性的東西才安全,我才安心。包括醫藥電商也有一些送藥的,包括互聯網醫院,這未來都是不錯的落腳點。


一個事情新型的時候,比如2000年互聯網,很多人是唱衰的,互聯網又收不上來錢,一堆的問題,但我原來所在的GFG給百度投了A輪,給攜程投了A輪,它們都是互聯網做得非常不錯的公司。


你看到都是在02、03年的布局,當整個行業很多人唱衰的時候,作為一個投資人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包括一個企業家也是如此,不能人云亦云。


有時候一個行業發展就像過山車一樣會有波峰波谷,低谷的時候有一些企業會死掉,競爭對手就會減少,但是你要認準這個方向,這個賽道是對的。建議各位創業者沒事兒的時候找投資人聊聊,因為他工作就是看不同的企業,看這個領域各種創業創新。即使他不投你,跟你聊上半個小時,能夠讓你學到的東西就已經勝過你多少天的思考了。

3.醫療服務。我們馬上會投資一家綜合性醫院,投資額會在1個多億。做盡調的也有專科連鎖醫院,也會投6000萬左右。


通過一年的化療或者放療看起來腫瘤減少了,但一旦這個腫瘤重新回來,三年一小關,五年一大關,一旦復發基本沒藥控制。化療和放療,美國及歐洲都在反思化療和放療的療效和獲益生存了,那中國是不是也應該反思。


現在美國很多癌種慢慢轉向了靶向小分子,它對人體傷害相對小很多。我做了十年這個領域,投了三十幾個企業,我只投了一個治晚期肝癌的藥。


當時做訪談的時候我都快崩潰了,中國式肝癌晚期是很殘忍的,發生疼痛之前沒有任何癥狀,發生疼痛就只剩下3-6個月了,最多不會超過一年。那種心理挑戰真的很虐心。如果有一些很好的靶向藥物,讓患者在傷害最小的情況下,能夠讓他哪怕是一年后,兩年后再去世,生命最后階段痛苦少一點,我們醫療投資人就盡了最大的能力。


所以我們現在也會關注靶向小分子的藥物,他不會像化療、放療那樣,讓整個身體免疫系統處于被摧毀的狀態。它對癌細胞進行精準殺死。包括基因治療,有一些單基因病,通過基因編輯的方法,也是可以讓患者進行康復的。挺好的,我希望我能活到90歲以上,因為各種醫療技術的確給大家帶來了更多的便利。


靶向的抗體藥物,它的副作用更小了,包括液體活檢。希望有一天液體活檢可以做到,從血液當中抽血真的可以做早篩,因為精確度好了很多:半導體技術能夠更精準查到進入到血液當中的DNA,從而進行癌癥判斷。包括免疫療法,今年世界血液大會上公布了一組數據,特別振奮人心,34例血癌的患者,其中特別早期的2例比較倒霉掛掉了,另外32例基本全部治愈。就癌癥可以治愈這件事,這個消息對于大家來講真的是太好了。但是現在這僅限于液體腫瘤,我相信實體腫瘤有一天也會出現這樣的技術。


在波士頓,彎區很多小企業就搞好罕見病和孤兒藥,養自己養得好好的,我相信中國下一個步驟就是罕見病和孤兒藥的研發。

真正懂“醫療+互聯網”還是十分稀缺的。如果各位想做移動醫療的話,我建議大家還是要抓醫療方面很強的合伙人,跟你一起做這個事情。因為你要做醫療思維就要回歸需求,才有可能做出好的產品來。


我看過兩年互聯網,對互聯網醫療情有獨鐘,很多業內做互聯網醫療創業朋友喜歡找我聊。我更看好兩端,因為我覺得兩端還有不少的機會在里邊,中間的問診這些都被大家炒爛了,幾個大家伙沖出來,現在目前變現也在面臨著挑戰,也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這里面的話,你可以避開大領域,做小而美的公司,也是不錯的方向。


我們經過梳理之后也了在一些具體領域里進行布局。


醫療服務從09年中國醫改開始之后帶來了很大的機會,為什么要醫改,因為改不動醫院了。從國家陸陸續續發了五六個部級的紅頭文件來看,醫改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深水區,分級診療如果能解決這些痛點,里邊還是有很好的創業機會的。我以前是不太介入專科連鎖醫院,只投過兩個專科連鎖婦產醫院。但現在加大了關注度,就是因為這個點到了,任何一個細分行業都是有一個拐點的,早了可能就變成先烈,所以你要恰逢其時,而且生逢其時,還要有點運氣。醫療服務已經到了一個爆發點,大家可以布局了。


我們可以看到醫療行業在近幾年,不管是在金額,還是在數量上,都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同時在并購領域或者IPO也有一些企業還是不錯的。前兩天有一個醫療器械企業上市,一連拉了20幾個停板,醫療是慢騰騰的,如果在一級市場做醫療投資獲得20倍以上的收益就已經是高手中的高手了,整個投資收益回報倍數和ROI就比較穩,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醫療投資領域做創新。


我們真的希望發現更多的創新,保護更多的創新,也能夠成就更多的創新企業家。所以我們的口號是,幫忙不添亂。我們剛投了一家,大概2000萬左右,希望這些醫療的創新更快應用到行業里去,促進中國醫療的發展,感謝大家。

上一篇:2016年173家上市醫藥制造企業市值排行榜 下一篇:2017年醫療項目怎么投?看這5家投資機構大佬如何支招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www.swbgy.com.上海誠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6034723號-1 網站建設品拓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