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動脈網未來醫療100強論壇在北京正式開幕。在上午由華興資本逐鹿X財務顧問部負責人李豪先生主持的圓桌會議中,復星同浩資本董事總經理喬繼英、普華醫療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周密、重慶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公司董事長徐輝、中關村科技租賃有限公司大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劉守泉、德同資本合伙人許謙先生,對2016年的投資進行了一番總結和分享,并對2017年的投資趨勢進行了分析預測。
2016年,復星同浩的投資情況:
第一個方向是新技術。包括基因檢測,診斷技術,新型醫療器械,材料,新的藥物研發平臺。
第二個方向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復星現在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全國代理。
第三個方向是醫療服務。
2017年,復星同浩的重點投資方向:
第一是醫療服務;現在中國的醫療服務的市場機會非常大,它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8萬億。我們特別看好在一些細分的醫療服務行業進行創新的公司,比如在中醫、心理健康、護理等。
第二是專科醫院,因為它的規模、優勢、細分會更精準。
第三是基礎診療和分級診療,由于基層的醫療質量的問題,會產生一系列的創業機會,包括一些診所品牌。
第四是新技術,醫療器械,像德康醫療那樣的血糖檢測儀,解決的是醫療問題,是一種很重要的消費場景的轉變,這是我們特別看好的一個方向。可穿戴設備目前能看到的真正有價值,能解決醫療問題的不太多,但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以及通過一些新的技術和方法,把新藥研發的成功率、效率都提高的平臺。此外,復星還會看一些幫助基層醫生做基層診療的智能機器人。
2016年,普華醫療基金的投資情況:
第一個方向是大數據、人工智能,今年以來,機器人、腫瘤的沃森的應用、智能硬件有一些布局,這方面普華投的是比較早期的。
第二個是精準醫療方面,投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上游的合成,捕獲技術。下游的生物信息云平臺,包括最近可能會陸陸續續,更多的在精準醫療,蛋白質、細胞等方面進行一些投入。
第三塊是先進器械,醫療器械過去一直是普華資本的投資重點,包括外科,心血管領域的器械,在新的普華醫療基金上我們注重兩個緯度,第一個比較前沿的新的技術,另外一個維度是內窺鏡下的整個高質耗材和設備方面領先的企業。
最后一個板塊是醫療服務。我們在腎科,透析還有眼科等等領域布置了一批垂直的,線上線下能夠結合的企業,同時非常注重它們背后的醫生資源,醫療最核心的還是醫生,我們要把這塊抓住,進行一些早、中期的布局。
2017年,普華醫療基金的重點投資方向:
今年我們押寶人工智能,2017年人工智能還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大數據方面,我們一直想有所布局,但目前這個領域需要尋找更好的標的。
精準醫療,毫無疑問也是關注的重點。
先進器械包括新藥這些方面也是有很多機會,相對來講先進器械還是會持續不斷的有一些好的標的。
另外還有兩個領域我們會去布局。一個是腫瘤相關,一個是中醫藥相關。現在無論是IVD也好,還是新藥也好,包括醫生集團也好,很多細分行業都指向腫瘤這兩個詞,這一點我們看的非常清楚。
醫藥按照趨勢來講,可能將來在整個醫療市場,會占到20%到30%。這里面的細化非常多,包括藥材問題,其實是非常嚴重的一個戰略問題。還有顆粒劑問題,包括中藥現代化的問題,還有中醫整個服務的模式,現在各地醫管,包括中醫的連鎖也已經比較多了。
我認為投資機構大可以隨機應變一些,投資都是波段性的,今年好的東西明年不一定好,所以我們希望在這個過程當中始終把握到頭部的一些機會和資源。
2016年,中關村科技租賃健康事業部的投資情況:
第一個方面,我們支持醫藥創新,就是創新藥。當然包括從CRO,到藥研,到藥品產業化,整個體系我們都在做布局。
第二個方向是圍繞醫療器械,融資租賃主要解決的是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的中長期的債券補充問題,當然主要是圍繞設備開展從長期的服務。
除了醫療器件以外,還有一個是IVD。我們從生化,從免疫,到分子,都做了投資,從細分行業來講,它跟融資租賃的結合,可能會更加的緊密。
除此之外,我們在醫療服務領域也做了相應布局。醫療服務我們的定義是大的資本助推下的民營醫療機構。解決人們看病難,看病貴。
最后一個方向,是互聯網+醫療,我們也是做了很多的創新。其實總的來講,我們也是希望能夠,我們作為一家國有的中長期的債權的租賃公司,能夠為更多的創新創業者提供更多的金融的綜合的解決方案。
2017年,中關村科技租賃健康事業部的重點投資方向:
目前,我們主要跟著政策走,政策往哪兒指我們就往哪兒發力。明年重點支持的領域其一是藥研機構,真正具備藥品研發能力的機構我們要支持。第二,從醫療器械來講,高端的醫療裝備,包括CT,MRI,我們要支持國家化的大型醫療設備在國內發展,因為GDP壟斷的時代已經很久,我們國家希望更多的服務國內的消費人群。
當然在細分領域里面,像IVD、發光、POCT、基因測序這幾個點,我們明年還是要重點發力。
對于醫療服務,包括母嬰、婦產等一些個性化的醫療服務,我們明年也會有重點的政策傾向,緩解現在排隊的問題。
還一個就是互聯網+的項目,通過我們的實踐,我們更愿意支持B2B2C模式的互聯網項目。
今年醫藥類的并購基金比較多,這是第一個領域。
第二個領域是醫療服務,我們的醫院不管公立的PPP改革,民營醫院,體檢,第三方檢驗,第三方影像,統一作為醫療服務機構,未來3到5年通過連鎖擴大生產的規模,同時輸出管理,降低我們當中的運營成本和一些才給成本,同時提高我們管理的效率。
這樣的行業也有他的特點:重資產,現金流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但是收益率不會太高,大概15%,不超過20%。對于這樣的,用產業資本去做是比較合適的,與其比較匹配,更在于戰略投資和長期的回報。
可以看到,包括華潤、中信等一些上市公司,這樣的資本特征是產業資本,其退出的通道,是通過并購過后,裝到上市公司的殼里作為市值管理很好的基礎。
第三個方向是未來醫療,我們把它分為兩類,一個叫精準醫學,一個叫智慧醫療,我們定義精準醫學就是以檢測技術,來讓成本大幅降低,效率的提高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服務,這是我們定義的。包括精準用藥等,藥物的靶向藥物研發也算這個領域。第二個領域是智慧醫療,我們的定義是以互聯網帶來的醫療大數據為基礎的,帶來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服務。
2016年,德同資本的投資情況:
從德同資本的投資方向來說,2016年我們在醫藥、器械、醫療服務領域、精準醫療,以及與上市公司合作的并購,都有投資案例。甚至包括中藥顆粒等方面,都有投資。
在醫療器械方面,我們看好心血管領域,這個方向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另外康復機器人我們也進行了投資,在醫療服務領域投資了非常關注三級的民營醫院,還投資了一個利用互聯網和保險結合的大數據公司。精準醫療方向,我們投資了一家DNA檢測公司。在CTC方面,我們現在也在關注,希望找到一些好的投資標的,團隊比較強或者技術比較領先的。
對創業者的建議:
對創業者來說,在2016年的時候拿錢可能會比較困難。這個時候第一是要控制成本,開支方面要壓縮下來。因為整個拿錢的周期會長,拿錢的難度也會增加。
第二點要想辦法增加收入,這一點上,在醫療領域其實還好,醫療領域特別是一些醫療服務,例如IVD這些現金流都會比較好,在一些細分的領域,比如說互聯網跟醫療的結合,人工智能跟醫療的結合,這方面可能確實都屬于前期投入的階段,很多項目還處于中早期的居多,即使一些偏后期的項目,可能也還在投入期,包括一些互聯網醫院,一方面要增收,一方面要節支,爭取渡過資本市場的冬天。
|